看到這樣新聞『奧運國手碩士畢「月薪才3萬8」國手教練嘆』,
就想說,
過去亞奧運結束在新聞上都是一直爭取「工作」,好不容易可以看到大家長時,當然要力求「待遇」調整。
我還是想説,
體育是國家的,運動是社會的。
美國為例:是將資源灌入體育教育及運動科學,不是「我們的黃金計畫」策略,原因是,黃金計畫太過於個人及「主觀」,那麼,為什麼其他選手或團隊不是黃金計畫?這樣的計畫不就是大陸徵選選手全力投注方式? 根本與過去我國優秀署長及學者的研究不同。
日本呢?日本黃金計畫是JOC所提出的頂級優秀運動員至生涯、職涯的一整體計畫,而非以奪牌為主的「計畫」來締造奧運選手。
btw:美國運動科學觀念實在很強,不只國家支援強大,連商業都有投資運動科學中心。請參考文末連結。
如果說這麼重要的運科人員薪資都這麼低,那麼,我們國手、教練呢?前揭已論述許多,我也有將行政辦法、命令拋出來給關心體育運動的朋友們,我想這部分無需再提。
當運動成為社會(企業)爭取的資源時,跟上腳步,就不會是當今狀態,如果競技運動一切都要國家養,說真的,這是不健康的狀態,也不是偉大學者們自己研究的計畫建議。
奧運國手碩士畢「月薪才3萬8」國手教練嘆|TVBS新聞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uw0WP34W-o
美國商業運動飲料公司所經營的運動科學中心:https://www.gssiweb.org/en
btw again, 奧運結束了,我想這些也不重要了💁🏻 晚安